如今的储能行业正处于彼此诘难、相互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
内卷加速,大容量电芯、液冷技术、长时储能快速崛起,当前的新型储能尤其是电化学储能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变革周期。
身处其中的行业人士或许能够深刻体会到,企业和专家们时常也会就某种技术展开激烈的交锋。这也说明各种技术路线的发展前景还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但有争论才有发展,有质疑才会进步。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3年国内新型储能装机实现了近3倍的增长,2024年能否继续维持如此的高增长?行业上下要做好充分准备。
技术一 大电芯的终点在哪里
280Ah电芯的问世,开启了锂电储能大电芯时代。而280Ah是从大客车借鉴而来,市场上仍旧缺乏真正的储能电池。
技术二 组串式、高压级方案份额有望提升
2023年,储能系统集成方案也开始多样化,如组串式、高压级联等需求开始在央企集采需求中体现。
2023年3月,南网科技储能集采中包含300MW/600MWh组串式方案,最终由珠海科创储能、奇点能源中标。
华能集团2023-2024年储能系统集采中,明确提出采购1.5GWh的分散式、组串式储能系统。这是五大电力央企首次在集采中提出组串式采购需求。中标人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和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2023年年底,国家能源集团青海公司和国家电投黄河水电公司在部分招标中分别针对高压级联方案进行单独采购。
技术三 台区储能发展有望提速
2023年分布式光伏装机形势一片大好,新增装机容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约96GW。与此同时,备案难的问题却愈演愈烈,消纳容量告急的“红区”也越来越多。
技术四 预锂技术大规模商业化还需多久
目前,风电、光伏都能做到25年的寿命,储能在生命周期中至少需要换一次储能电池,大大增加了系统成本。
技术五 光储直柔能否加速放量
在“双碳”目标指引下,未来的电力系统将转型成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零碳电力系统。
“光储直柔”建筑配电系统可有效解决电力系统零碳化转型的两个关键问题,即增加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的装机容量和有效消纳波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
光储直柔是包含光伏、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交互四项技术的简称,最早由清华大学江亿院士主导提出。
技术六 长时储能谁能胜出
业界普遍认为,长时储能是持续放电时间大于4小时的储能技术。
目前长时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液流电池(全钒液流电池、锌基液流电池、铁基液流电池)、压缩空气、熔岩储热、氢储能等。
技术七 AI数字化“钱景”如何
AI大模型将重塑千行百业。当储能技术与人工智能相遇,一场能源革命即将来临。
技术八 铅碳储能何去何从
沉寂已久的铅碳储能在2023年有了回暖的迹象。国内储能市场各类型项目招投标中,铅碳电池身影也频频出现。
2023年3月,国家电投煤山用户侧共享储能项目Ⅰ期工程EPC总承包公开招标,建设规模达5.04MW/48.66MWh,为铅碳电池储能电站;同年6月,吉洋绿储200MW/400MWh共享储能电站项目和中卫市塞上江南200MW/400MWh共享储能示范项目发布了中标候选人公示,两个项目均采用铅碳电池技术路线......
技术十 高电压持续演进
在光伏行业,2015年伊始,1500V电压在国内开始普及,2020年,光伏系统已基本实现了从1000V到1500V的全部切换。
1500V高压器件在光伏行业的大范围应用,使得直流高压器件已经大幅降低,这为储能直流1500V系统成本的降低奠定了器件基础。
目前,1500V大储机型成为行业标配,之前的1000V方案基本已经被取代。
免责申明:本文转自互联网平台,不作为任何商业用途,仅作信息分享。如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